兩岸大學生比一比》周六早7點 你在做什麼
這是真的, 早上六點, 就有同學在唸英文了, 這是我親眼在復旦大學見到的 Joseph Wang 兩岸大學生比一比》周六早7點 你在做什麼 |
幾天前媒體報導了新任政務委員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期望大學生準時去上早上八點第一堂課,並指出大學生生活作息有問題將嚴重影響國家競爭力的談話。接著又傳出了此次學測有兩萬多位考生英文作文零分的消息。看了這些報導,真是百感交集。 根據我這些年來的親身經驗,現在的大學生不只是無法準時上第一堂課,使得校方或教師「不敢」排早上八點的課,即使是九點或十點的課,照常有人姍姍來遲,而且經常是手上拎著塑膠袋裝的早點,甚至在課堂上大吃大喝起來。更常見的是,一天當中不論任何時間,只要一下課,休息的十分鐘大部分學生都趴在桌上休息。作息不正常,使我們這些才廿歲的年輕人精神萎靡,上課無法專心聽課,下了課也無精打采。學校也試圖針對學生通宵上網採取一些措施,卻引起學生強烈反彈,使得教師和學校充滿了無力感。 筆者任教於外語系,長年來也一直參與大學學測和指考的閱卷工作,對於台灣學生英文程度的低落已由驚訝、痛心、而逐漸變為麻木了。誠然英語能力不等於國際觀或競爭力,但在全球化的今天,絕對會影響一個人的視野和吸取新知的能力。 許多人總認為過去英語教育失敗,以致學了十幾年英文卻開不了口說英語,但近年強調口語教學,卻因為台灣缺乏說英語的環境和需求以及適任的師資,大部分學生非但在聽說方面進步有限,以前台灣學生引以為傲的讀寫能力,也因不肯下苦功而急遽下降。 近年國內廣設研究所,出國念碩博士的人數減少了。而國內研究所入學要不是根本不需考英語,就是英語成績只做個樣子,很多學生根本無加強英語的動機。如今失業率高,大家都想當公務員。明年公務員考試將加考英語的規定,也許可激勵大學生在英語上多下功夫,雖然動機似乎功利了些。 不少人喜歡將兩岸的大學生做比較。筆者曾在北大和北京清華客座講學,對此有所觀察。因為文革斷層,即使是全國最高學府,兩校的師資和課程設計都不甚理想,但是學生的向學精神遠超過我們。去年十一月中我隨學校的學術交流訪問團再度拜訪了兩校。一位同事拍下了周六早上七點多(當時已是初冬,氣溫大概只有三、四度),清華校園內學生大排長龍等著進圖書館占位子唸書的照片,傳給我們,還說他大受感動。我將照片再傳給了幾個班上的學生,問他們周末早上七八點在做什麼?有沒有注意到照片中有些學生一邊排隊站著等,一邊手上還拿著書看(而不是拎著早點在吃)?反觀我們的圖書館,設備好得多,但是只有到了期中和期末考時才見得到有學生在唸書。 希望此次金融海嘯能多少使我們的學子覺悟,否則長此下去,別說我們花多少五年五百億,買多少飛彈沒有用,對岸根本毋須將飛彈對準台灣了。 筆者卅多年前就讀台大,當時有「特早」體育課,儘管交通不如現在方便,冬天更冷,早上七點的課,也不見有同學遲到和缺席;到圖書館讀書也常需要先占位子。撫今感昔,不禁想問,台灣是怎麼了?未來的方向和希望又在哪裡? |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